TVS二极管(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Diode,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)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电路免受瞬态过电压(如ESD、雷击、浪涌等)损害的关键器件。其生产工艺结合了半导体制造技术和特定设计优化,以实现快速响应、高功率吸收能力和稳定的钳位特性。以下是TVS二极管的主要生产工艺步骤及关键技术点:
1. 材料选择
- 衬底材料:通常选用硅(Si)或砷化镓(GaAs),其中硅因成本低、工艺成熟而应用最广。
- 掺杂类型:通过精确控制掺杂浓度(如磷、硼等)形成PN结或双极性结构,以实现雪崩击穿(Avalanche Breakdown)或齐纳击穿(Zener Breakdown)特性。
2. 晶圆制备
- 单晶生长:通过直拉法(Czochralski法)或区熔法(Float-Zone法)制备高纯度单晶硅锭。
- 晶圆加工:将硅锭切割成薄片(晶圆),并进行抛光、清洗,确保表面平整无缺陷。
3. 掺杂工艺
- 扩散法:在高温下将掺杂剂(如硼、磷)扩散到硅片中,形成PN结。适用于大尺寸器件。
- 离子注入:通过高能离子束将杂质注入硅片,掺杂浓度和深度更精准,适合高集成度器件。
- 外延生长:在衬底上生长一层掺杂外延层,优化击穿电压和响应速度。
4. 光刻与蚀刻
- 光刻胶涂覆:在晶圆表面旋涂光刻胶,通过掩膜版(Mask)曝光,形成所需图形。
- 干法/湿法蚀刻:去除未被光刻胶保护的硅材料,形成电极区域或台面结构(Mesa Structure),以控制击穿路径。
5. 金属化与电极形成
- 金属沉积:通过溅射或蒸镀工艺在晶圆表面沉积金属层(如铝、铜、金),形成阳极和阴极电极。
- 合金化:高温退火处理,确保金属与硅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,降低接触电阻。
6. 钝化层制备
- 钝化工艺:在器件表面沉积二氧化硅(SiO₂)或氮化硅(Si₃N₄)薄膜,防止环境湿气或污染物影响性能。
- 开窗工艺:通过光刻和蚀刻在钝化层上开孔,露出电极区域以便后续封装连接。
7. 切割与封装
- 晶圆切割:使用金刚石刀片或激光将晶圆切割成单个TVS芯片。
- 封装形式: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不同封装,如:
- 表面贴装(SMD):SOD-123、SMA、SMB等,适合高频、小型化场景。
- 插装型:DO-41、DO-15等,适用于高功率场景。
- 键合与密封:通过金线或铜线键合连接芯片与引脚,并用环氧树脂或陶瓷封装确保气密性。
8. 测试与筛选
- 电性能测试:验证击穿电压(VBR)、钳位电压(VCL)、峰值脉冲电流(IPP)、响应时间(<1ns)等关键参数。
- 可靠性测试:包括高温存储(HTOL)、温度循环(TC)、湿度测试(THB)等,确保器件寿命和稳定性。
- 分选(Binning):根据测试结果对器件分级,匹配不同应用需求。
关键工艺优化点
- 掺杂浓度控制:直接影响击穿电压和响应速度,需通过离子注入或扩散工艺精准调节。
- 结深设计:较深的PN结可承受更高能量,但可能牺牲响应速度。
- 台面结构优化:通过蚀刻形成台面,集中电场分布,提高雪崩击穿效率。
- 封装热管理:采用高导热材料(如铜框架)和低热阻封装,提升散热能力。
应用与趋势
TVS二极管的生产工艺在半导体技术基础上,通过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精细化调整,实现了对瞬态过电压的高效抑制,是现代电子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。
了解更多
Semiware 拥有TVS二极管等电路保护器件的完善产品阵容,同时公司凭借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和终端产品的应用背景,为电子、汽车和工业市场上的客户提供服务。如果您有技术问题,请随时与我们的FAE团队联系,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semiware 官方网站:https://semiware.com
评论 (0)